廣告文案寫作時,字彙量是寫出來的成品動人與否的重要關鍵。今天的主題是「顏色」,顏色相關詞彙運用範圍相當廣泛,最常被使用到的地方包含美妝產業、科技配件產品、服飾鞋包等。平常撰寫文案時要描寫一兩個顏色並不困難,但是這些產業文字工作者的困境就在於要不停的產出與商品有關的描述,又要不重複而有新意,就變得令人傷腦筋了。所以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怎麼樣用文字來描述顏色能夠讓它顯得多采多姿。
顏色的地域性
同樣一種顏色或者看起來接近的色系,在不同的國家也會有它不同的描述方式,化為文字後,不同的名稱就讓它們帶上了各個地區特有的風格。綜觀全世界,利用既有的動植物、色素礦石和自然景觀來為顏色取名可說是放諸四海皆準的方式,不過帶給人的感受仍會因為語文使用方式的不同以及背景認知的不同而有細微的差異,以下我們來看一些例子:
中國
在中國古典文學中描述顏色時,常會以花草、風景、玉石珠寶等方式來稱呼,例如「榴紅/藤黃/瑪瑙/十樣錦/黛青」,帶給人較為典雅與具有歷史底蘊的感覺。
而它之所以會讓讀者產生這樣的感覺,除了顏色本身的感官體驗之外,宮廷戲劇的風行也讓相當程度的影響了讀者對顏色整體情境的認知。我們可以看這一篇文章《延禧攻略根本不是莫蘭迪色!一窺「中國傳統國畫色」的神秘灰色調》,也可以參考中国の伝統色320色。
日本
日本用來描述顏色的物件與中國大同小異,不同的是它運用更多的自然景色與時節變換剎那來為顏色命名,例如「老竹/洗柿/山吹/江戶紫」,我認為這和日本文化中認為美好事物總是無常易逝的哲學高度相關。
日本顏色相關的網站,最令人熟知的應該就是 Nippon Colors ,它有250種日本傳統顏色與稱呼可以供大家參考,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文具大廠 Pilot 推出的鋼筆墨水系列色彩雫,描繪的文字景象也十分優美值得學習。
歐美
西方國家為顏色取名時,與東方特別不同的一點是它們的科學氣息更加濃厚,舉凡化學元素、地名、人名等,也會使用更具象的形體與顏色配合,例如「普魯士藍/牛奶白/秘魯色/軍綠色」都是屬於西方語感的顏色名稱。
1950 年代美國首度進行色彩規範以利工業化,但最早的標準化色卡則是1814年的《維爾納色彩命名法》(Werner’s Nomenclature of Colours),它於2018年2月的再版發售在設計界中刮起一陣小炫風,而在文案領域也值得參考,見這本兩個世紀前的顏色分類手冊,教你怎麼寫文案。
顏色的文化意義
對一般人來說,掌握基礎的顏色並且說出它們並不困難,但是思考在哪個情境使用不同的顏色並描述,需要的不只是美感以及資料查詢的功力,更重要的是深厚的文化認識。
古代的時候,人們只能從自然界提取色素,越鮮豔的顏色越難提取。色彩的鮮豔就像是珠寶的光芒一樣,成為了財富和權勢的標誌。其中有一種叫「泰雅紫」的顏料,每一克要從上萬顆地中海沿岸的海螺中提取。因為價格昂貴,深得拜占庭國王西奧多希姆的喜歡。只是,這個昂貴的顏色也瀰漫著一萬顆海螺的腥臭味。國王忍著腥臭把它定為羅馬皇室的專屬顏色,甚至用法律規定,只有皇室可穿這種紫色衣袍。所以英文中「出身貴冑」的表達是“Born in purple”,這也是我們覺得紫色高貴的來源。
《什麼因素導致某些顏色顯得更高級》這篇文章當中,闡述了各種顏色塗料的來源,什麼顏色會讓人感覺更奢華?為什麼白色代表高貴?其實背後都有社會學的原因可循。經由認識顏色被發明、被運用的脈絡,我們可以了解到人類文化活動賦予顏色的更多意義。
運用顏色寫文案
我們現在已經擁有很多顏色的不同名稱了,該怎麼使用它們呢?以下是幾個基本用法:
把握一致性
撰寫時選用的文字型態,要與你溝通的商品印象符合。例如自然柔軟的「苔綠色旗袍」就比感覺西方硬派的「軍綠色旗袍」來得恰當。
注意比例
雖然很多傳統的顏色名稱古雅而優美,但是太過艱澀的說法反而無法讓讀者理解。這時我們就要注意比例的拿捏,或者有沒有後續的補述可以讓文字更完整,例如「低調內斂的老竹深綠色系」就比「老竹色」來得直觀。
不要用錯顏色
有時候因為時代的改變,同樣的稱呼會慢慢變成不同的意思,在顏色中青色絕對是代表:青色的本意是藍色,而現代人多用來指介於綠色跟藍色之間的顏色(對啦,就是柯P色、台獨色、Tiffany色)。但是在最古老的時候,例如詩經中的「青青子衿」青色是黑色的意思。
以上就是今天的顏色簡論。
認為這篇文章有價值的讀者,請按個喜歡或追蹤,以讓我未來能有機會跟大家分享更多文案工作的秘辛內容,也歡迎來《我是文案》粉絲頁玩。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