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天生的天才,天才都是训练的产物,这是《刻意练习》提出的观点,他强调成为天才有迹可循,最终决定你杰出与否的关键因素,既不是天赋,也不是经验,而是刻意练习的程度。那么为什么我们需要学习刻意练习呢?书上提到三点:“精进某项技能、在某个领域成为大师、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我深感认同。
不断重复只是天真的练习,无法带来进步,正确的练习需要好导师、有目标、有反馈;需要耐心地、谦虚地保持长时间周期性的刻意练习。我根据本书的知识结构,把它分为三个模块,它们是:(1)理解刻意练习,(2)实践刻意练习,(3)杰出人物规律。下面我对三个模块做一一阐述。
一、理解刻意练习
理解关键词:437(有目的练习四特点、培养长时记忆三要点、刻意练习七原则)+ 隐性知识、心理表征
刻意练习从词义上来理解就是“有目的地练习”,这包含四个特点:具有明确特定目标、专注、反馈、走出舒适区。追根逆源,有目的地练习本质就是“增加长时工作记忆能力”。培养的这种能力有三个要点是:
(1)赋予新知识意义,并进行精细编码。比如在理解信息的时候可以有意识的采取“元”认知各项加工策略。
(2)提取结构或模式。比如我们在看一本书的时候把它结构分为几个部分,然后提取结构的知识或者模式,以更好的方式来理解。
(3.)加快速度,增加联系。比如通过大量的刻意练习,应用来增加了长时记忆与工作记忆之间的各种联系通路。考虑到认知的复杂程度,作者也提到一个新技能“隐性知识”,它是构建客观世界的能力,提高隐形知识的重点方法是“到情景中学习”,比如要学习销售技巧,就刻意到销售情景去学习。要学习游泳,就要下泳池去试水。提高隐形知识步骤包括:找到学习共同体、 隐形知识显性化、模仿榜样、培养多样性。
刻意练习(有目的的练习)要走出舒适区。每个人都喜欢待在自己的舒适区,当一项技能或做某件事件达到了自动化时,那么再多的练习,也不会有什么进步,因此有目的的练习首先要走出自动化或舒适区。走出舒适区就意味着要面临挑战,挑战越大,变数就越大,所以通常大部分人不愿意走出舒适区或去挑战新事物。勇于挑战是走出舒适区的第一步,但是挑战也适当,太过容易让人失去信心,抑制练习动机。因此要走出舒适区,首先要以专注的方式制定明确的显性目标,为达到目标制定一个进步计划,并且通过大量练习和实践检测进步的方法,同时想办法让自己持续保持动机,比如在完成一个小目标后,给自己一些奖励。
在刻意练习中有提到“天才是训练的产物”这是有科学依据的,有学者发现大脑的结构和思维模块通过练习可以改变和适应的。因此对于刻意练习,我们的目标不仅仅使挖掘自己的潜能,而且还要特意构筑它的心理表征(心理表征是认知心理学核心概念之一,它指的是外部事物在心理活动中的内部再现,因此,它一方面反映客观事物,代表客观事物,另一方面又是心理活动进一步加工的对象。表征有不同的方式,可以是具体形象的,也可以是抽象词语或要领的。)心理表征有助于找出规律、解释信息、组织决策、制定计划、高效学习。比如做事前先创建心理表征,评估自己的技能水平,然后有计划的实施或调整可以让学习事半功倍。心理表征与技能的关系是一个良性循环,你的技能越是娴熟,创建的心理表征就越好,而心理表征越好,就越能有效地练习。
刻意练习不只是有目的的练习,首先它需要找到一个已经得到合理发展的行业或领域,其次,刻意练习需要一位能够布置练习的导师,这样方便知道自己朝着哪个方向发展、以及怎样去达到目标。同时指导人在某个领域方面表现得越卓越,就越容易建立完整高质量得心理表征。简而言之,刻意练习需要注意以下七个原则:
- 第一、刻意练习是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 第二、刻意练习发生在人们的舒适区之外,要求尽最大努力持续不断地尝试那些刚好超出当前能力范围的事物。
- 第三、刻意练习要有良好定义的特定目标。
- 第四、刻意练习是有意而为的,也就是说,它需要人们完全的关注和有意识的行动。
- 第五、刻意练习要包含反馈,以及为应对那些反馈而进行的调整。
- 第六、刻意练习既能产生有效的心理表征,又能依靠有效的心理表征提升练习水平。
- 第七、刻意练习对过去已获得的技能,致力于有针对性地提高、构建、修改过去那方面的技能。
刻意练习是非常专业的练习形式,找一个名师或教练可以让你更好的创建心理表征,然后最大限度地运用刻意练习原则去实践。
二、实践刻意练习
关键词:四步实践(不要有三错误、形成工作一部分、聚集绩效与表现、专注和投入)、3F自建心理表征(专注、反馈、纠正)
学以致用,刻意练习也强调需要大量的实践练习。那么如何在工作中运用刻意练习呢?首先我们树立正确的观点,不要有这三种错误思想:
(1)认为某人的能力是受到基因影响。
(2)认为如果长时间做某件事,一定会更加擅长。
(3)认为只要足够努力,足够刻苦就能更加优秀。
其次,让练习变成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实践刻意练习在工作中要边干边学,学会边思考边练习、边做边思考,创建有效反馈。
第三,在工作中实践刻意练习要聚焦“绩效与表现”,以及怎样提高绩效与表现,和我们如何改进工作相关技能。
强调的是在生活中运用刻意练习有一名优秀的导师很关键,好的导师要能帮你创建心理表征,以便你能检测和纠正自己的表现。当自己无法改变时或发现自己那方面需要提升时,导师能给到你不错的建议或方向。如果找不到导师也没有关系,自己设计练习方法,努力去做一些自己无法做的到事情,去完成舒适区以外的任务,用一句话来概恬的话就是“我们必须给自己创造机会”。为了在没有导师的时候能有效地运用刻意练习,要牢牢的记住三个“F”(即:专注、反馈、纠正)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
最后,不管学习和运用任何技能,刻意的持续专注和投入是至关重要的。在学习的技能时,把技能分解成几个可控的小模块,以方便反复练习,当遇到困难或发现不足时,想办法解决它。当然,在刻意练习某项技能提升到一定程度时,也会遇到瓶颈,这时就要换一种新的方式或改变训练模式来攻克自己的弱点,而不是盲目的重复练习。
实践刻意练习小结:刻意练习最好找一位导师或树立一个杰出人物标杆,然后观察和确定他们是具备那种类型的经验与知识,是什么让他们变得与众不同;以及找出他们与其常人的区别。确认人选后找到客观的,可复制的测量指标,然后分阶段一个一个的练习,保持动机,克服停滞阶段,终能成为业内专家。任何进步或提升可能都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我相信只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致力于变成业内的杰出人物,一定会实现自我升华。
三、杰出人物规律
刻意练习作者特意分析了杰出人士成长地路线图,他把路线分为四个阶段:
(1)产生兴趣。要成为领域专家先要对某件事情产生兴趣开始,这包括父母给予的引导,工作或生活不断的刻意练习。
(2)变得认真。这是良好“心理表征”的现象,它可以来自于兄弟姐妹地激励,也包括自我的正向激励。
(3)全力投入。凡是都怕认真,全身心的投入,往往能带来一些不错的结果。
(4)开拓创新。那怕只是一个微小的进步,也是一种创新。杰出人物或领域专家的成就,只有那些局外人看来才是重大进展,因为普通人没有看过他们每一个微小的进展。但正是这些微小的进展,才累计成重大飞跃。
有很多人会认为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们的技能会随时身体机能出现退化,其实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减少或者停止了练习。事实上,除了一些关于体力的事物,如果依然定期参加练习,他们的技能水平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大幅下降,而且往往心理的适应能力比身体能力能更加强。
【总结】
刻意练习是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的技能,同时它的法则告诉我们,并非拥有天赋的人,才能成为某一领域的高手,普通人只要懂得正确的运用“刻意练习”法则,也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从新手变成大师。刻意练习的最终目的,是不断发展自己的潜能,成为自己的人生导师。只要目标明确,沿着杰出者的足迹,按照节奏有序地进行刻意练习,相信不久也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而当刻意练习变成自律本能时,普通人即可成为领域专家或天才,创造全新的世界,同时也能享受到成功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