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梦是欲望的表达与实现——沈飞《梦的解析》思维导图及精要笔记

有段时间了,反反复复我都在阅读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一书,收获良多。对于梦的,每个人都不陌生,从自意识的形成时,它就一直伴着我们;对于梦的解析,大部分心理学解析的是“人在睡眠时大脑对白天发生的事情或曾经想到过的事情的反映或重现,可以是单纯或莫名其妙的念头”。弗洛伊德从梦的分析、造梦的材料来源、造梦的机制等多方面,提出重要观点,即“梦是欲望的满足”。这本书解析了我们人类最原始的本性,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同时文中提出了众多专业心理学术语,如潜意识、前意识、超我、本我、自我、力比多等,这些是学习心理学、巩固精神分析知识的经典文献。它告诉我们如何正确面对自己、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本书内容摘要】

本书描述为“理解潜意识心理过程”的捷径,引入了本我概念,描述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是用于解析梦,引申到心理学,解读人们的潜意识在梦中的表象。通观全书,弗洛伊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陈述了自己的理论:梦的科学研究、梦的解析方法研究、梦的运作机制;梦过程的心理现象。


【正文】

一、梦的科学研究

1)什么是梦?
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对于梦的认知保留在原始社会所遗存看法上,他们相信梦与超自然的存在紧密的联系,一切均来自于他们所信奉的鬼神,给予他们的启发。亚里士多德认为:梦不是鬼神的启发,它是一种由于精力过剩而带来的产物。所谓的精力过剩,正好说明梦不是超自然的显灵,而受制于人类的精神活动。梦是按照做梦人本身睡眠深度所产生的不同的精神活动。因此后人将梦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被认为梦受到了当前或过去的影响,但对未来却毫无意义;另一类则正好相反,他预示着未来,包括:在梦中所得到的正面的启迪、对一件未来事件的预言、需要进一步解读的具有象征意义的梦。

2) 梦与现实有什么联系?

“梦是清醒状态的延续”,“梦境使清醒世界中的人们解脱出来”这。是哈夫纳与斯特吕贝尔提到的关点。在现实世界中,人们有磨难也有玩闹、有开心也有痛苦……当清醒时被更多痛苦包围时,当身心疲惫难以负荷时,梦境将呈现给我们一些异化或相反的事物,让我们暂时放松下来,解脱出来。梦境总能够与我们最近时期的意识形态的观念联系起来,仔细地观察,我们总能发现与几天前的经历相互呼应。

因此,希尔德布兰特说:梦是从现实生中封闭与隔绝,也是梦与现实生活持续地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3)梦的素材:梦中记忆【梦与记忆的联系】

三个常常被提到,但又从未清楚解析过的看法:

  • (1)梦总是用最近几天印象比较深的事作为内容。
  • (2)梦选择素材的原则彻底迥异于醒觉状态的原则,而是专门寻找一些次要的易被忽视的小事。
  • (3)梦彻底受孩提时最初印象所摆布,而且往往把那段日子的细节、那些在醒觉时根本回忆不起来的小事翻旧帐般地搬出来。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任何组成梦的内容素材,都来源于生活经验;比如:儿时的经历成为梦中的内容所需要的素材来源之一。当然,我们也可能会得梦中的某些事情,但是却想不起它是否在现实出现过,或某个时刻出现过;比如,我们明明第一次去一个地方,但好像来过一样。有人解释说它可以出现在梦境,梦境的某个场景与现实相重合,导致好像来过一样。

梦境是记忆的增强,分析梦中的一些素材,发现确实很多梦境来源于最近几天所感受的体验,但是从清醒的状态来看,这些体验是零醉的且不重要的。比如偶尔听到的对话,无意看到别人的动作,或者是在一瞬间看到的事物等那些毫不重要和毫不起眼的成分。

对于每一个人而言,记忆在梦中的表现形式,与记忆相关的理论有关,记忆理论具有关键作用。比如“在头脑中曾经拥有过的任何记忆都不会完全消失”,或者向德尔贝夫所言“即使是最不重要的影响也能留下不可消除的痕迹,他随时都可能重现”。

4)梦的刺激和来源【梦与身体的联系】

我们解读梦的刺激和来源时,经常会引用一句俗语:“梦源于胃部不适。”在这一观念的背后,包含着一个理论,即人之所以会做梦,是受到了干扰的结果。如果我们在睡觉过程中没有被干扰就不会或很少做梦,所以人产生梦是对外部干扰的反应。
外部刺激是梦的来源,成了这类文献的主要部分。这个问题一定是在梦成为生物学研究对象之后才出现的。大多数学界权威认为,干扰睡眠的原因——即梦的来源——也有着各种不同的类型,并且身体应激反应和心理兴奋程度也可以成为梦的刺激因素。
任何一种关于梦的起源的详细分类,都包括以下四类,这种分类方式也可以将梦本身进行分类,分别是:

  • (1)外部(客观的)感官刺激。外部刺激有很多,包括睡眠状态本身所必要的,或是必须忍耐的种种刺激,直到那些偶然发生的足以把我们从睡眠中唤醒这些刺激。比如强光、噪声,特殊刺鼻的气味等等,当然还有我们睡眠状态下无意识的动作,比如身体某个部位露在外面受凉,身体某个部位产生挤压或触碰,被蚊子叮咬等等。
    心理学家解释是:在睡眠中,心智会在有利于形成错觉的条件下接受到达他那里的刺激,感觉到我的印象被我们所认可并正确的理解,也就是说这个感觉的印象,被我们放在记忆群里;只要这个印象有足够的强度、清晰度和足够长的时间;只要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这件事情,并根据我们过去的经历,将它归属于那个记忆区;如果这些条件不能够实现,我们就会把印象的来源事情搞混,这样我们就对它产生了错觉。
  • (2)内部(主观的)感官刺激。主观感观刺激与客观感官刺激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有不依靠外部变化的优势,一旦有需要时便能提供相应的解释。主观感官刺激生成梦境,“约翰米勒”根据”入睡前幻觉“和”幻想临床表现“提供了主要证据,即将入睡时这些景象会非常生动的快速运转,他们很容易生成,特别是有些人还有生成他的习惯,在睁开眼后,他们还能保留片刻记忆。
  • (3)内在的身体刺激。内在刺激不一定非要处于疾病状态。
  • (4)纯粹的精神刺激。

5)梦的遗忘

梦的遗忘是一个自己过程,梦境与感知到信息对神经刺激有关,并不是所有印象深刻的景象都会被梦记住;梦境与潜意思里思想观念有很大关系,如果人们思想、观念和情感要求大脑保存某断记忆,那么这段记忆可能就会被梦提取出来。梦境这所以很快被忘掉,是因为它们很愉会被分散成片断,难以形成有关联的记忆。

6)梦的显著心理特征

考虑到梦来自于外部和内部的刺激,称其为“错觉”更为恰当,这个观点按照做梦所熟悉的关联规则进行串联,再按照同一性规则,进行一系列的观念或景象。然后再通过心灵中的加工形成的梦。梦的错觉有两个主要特点:(1)精神活动是自发的,它是自动生成的。(2)观念间联系的无效性和随机性。

7)梦中的道德感

“告诉我你的一些梦,我就能说出你内心的自我”,梦中关联性的出现以及观念相互关联在一起,是从来不必经过思考、常识、美感或道德标准的考量的,因为我们对自己的梦不用负责,它是唯一能够给我们的生活附有真实感和现实感的基础,思想和意愿在做梦的时候被夺走了。梦中所展示的主要是人的本能,可以说人在梦中回到了自然状态,他的心灵被所获得观念渗透的越少,在梦中他受到 的自然冲动的影响也就越大。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做梦的人在不清醒状态时的精神活动的延伸。弗洛伊德梦是可以解释的,每个梦都是有意义的。梦者必须将本身所有涌上心头的感受完全说出,必须对自己的各种意念绝对保持公平——梦是愿望的达成,其动机是某种愿望。


二、梦的解析方法研究

(一)梦的全程研究包括:

1)梦的动机:梦是欲望的满足。梦的题材及来源:重要的事实和精神经历。梦的工作过程:凝缩、移置、表现

借由儿童的梦境及心理,也能得到“梦是愿望的实现”这样一个结论,至于动物到底做些什么梦,我可无从知道,但我却有很多谚语:“狐狸做梦——想偷鸡(投机)“。我们也经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是“愿望的实现”的整套理论,也几乎概括于这句话中。

2)梦的改装

如果说梦表示“愿望的满足”,那本来可以是一个简单的愿望达成,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奇奇怪怪的梦境呢?

当愿望与情感产生冲突的时候,梦被感情所困,感情就使得我们对梦做了改装。假设每个人的心理都有两种角色,一个是在梦中表现出愿望的内容,另一个扮演检查者的角色而形成了梦的改装。由此我们必能得出一个合理的假设:“凡能为我们所想到的,必须经过第“检查者“所认可;而第一个心理步骤的内容,如果不能通过第二关,则不能为意识所接纳,只能任由第二关加以各种变形直至它满意的地步,才能够进入意识的境界。”因而,我们就此获得所谓意识的基本性质: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行为,它是感官将其他来源的材料经过一番加工而形成的产品。

乍看之下和作者理论截然相反的“反愿望的梦”,如何解释呢?

  • 1 虽然某个愿望是自己本人的意愿,但说出这个“愿望的人”是自己想反抗的人,为了证明这个人的错,梦境中将会把“这个人是错的”这一愿望显示出来。有时候还会把自己代入,变成这个人,心理学上称之为“仿同”。
  • 2 相反的梦,如“被虐性”成份的梦带有更深层的、潜意识层面的意愿,可能通过自己受虐,使得自己内心的罪恶感得以平衡。

3)梦的解析方法:将梦分割,从每一个细节中推断其所代表的含义,然后将形形色色的含义总结起来,得出做梦者的真实意图。

4)梦的解析的技术处理方法:

  • A 象征法:把梦的内容看成一个整体,寻求可以理解的,与原来内容在某些方面相似的另外一种事物去代替它。但这种方法遇到混乱的事物时,就难以解释了。
  • B 解码法:把梦看做一个密码系统,梦中的每一种东西都是现实中某种东西的借代,梦中的每一种动作行为都固定地与梦中所希望的动作行为对应。弗洛伊德强调“分割梦过程中各细节”的思想。

(二)心理结构的潜意识论

1)弗洛伊德的立体心理结构图

  • A 意识层:每个人能感知的精神活动都是意识。它属于人类心理结构的表层。它感知外界的真实环境和刺激,用语言反映和总结事物的理性内容。
  • B 潜意识层:潜意识或无意识。由各种受到压抑或被遗忘的情绪,欲望,动机所组成,并失去了与正常交流系统和语言规则的联系,几乎无法进入人的意识和理性层面,潜意识是人类所有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包括人类原始冲动、各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和各种与本能有关的欲望。
  • C 前意识(意识和潜意识的中介层面,心理内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从潜意识状态转变为意识状态)

2)弗洛伊德认为:心理的基本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意识的心理过程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精神分析的目的及成就,仅在于发现心灵内的潜意识。对于潜意识心理过程的承认,是对人类和科学别开生面的新观点的一个决定性步骤。

3)梦是人潜意识欲望的表达和实现

  • 梦是一种有意义的心理活动。“它是一种具有充分价值的精神现象,而且确实是一种欲望的满足”,“梦的内容是在于愿望的达成,其动机在于某种愿望”。
  • 梦所表达的愿望是与潜意识欲望相联系的,表现了人们不允许自我意识到和在清醒状态下不允许被表达出的潜意识动机。
  • 梦的潜意识欲望的表达,不是肆无忌惮直截了当的,是经过修饰改装过后的表达。
  • 梦中潜意识的表达冲动受到意识的沉默压力所克制,所以梦就不得不采用一种秘密的语言。梦中出现的影像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编码规则和采用专业的解码方式才能进行解释和理解。

(三)心理动力的本能论

1)力必多,人的性本能,它是人一种内在的、原发的动能、力量、冲动。弗洛伊德将本能视为人类的基本心理动力,认为性本能是诸本能中最重要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性的冲动,是精神病的重要起因,更有甚者,认为这些性的冲动,对人类心灵最高文化的,艺术的和社会的成就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各种学说的五个重要分支

  • A梦心理学:用潜意识解释梦,梦的分析看作是理解和接近人的潜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 B过失心理学:任何偶然性的后面都受到必然性的支配。人的各种失误都是潜意识动机与意识的控制相互冲突的表现,是潜意识的不自觉的暴露。
  • C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是性的本能受到外部和内部挫折和剥夺后,所引起非常规的寻求满足的心理,是潜意识欲望的反常表现,是欲力满足的代替物。
  • D人格心理学

a本我:被称为“欲力”的原始的生命本能,按“享乐原则”行动,无所顾忌地寻求本能需要的最大限度的满足和心理刺激。
b自我:从非理性的本我中分化出来,代表了人格中理智和意识的部分,根据现实条件和客观环境调整本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在不造成更大痛苦的前提下满足本我的需要。
c超我:道德化的自我,用自我理想来确立行为目标,用良心监督行为过程,使自我摆脱本我的纠缠,按社会规范和要求活动。
三部分相互矛盾相互冲突,自我作为中介,不得不处在本我的驱使,超我的谴责,现实的限制的夹缝之中。

  • E儿童心理学

a儿童时期五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性器期

b儿童时期的伊底帕斯情结非常重要,儿童的第一个性欲对象往往是异性的双亲之一。

三、梦的运作机制

为了破除梦的伪装,弗洛伊德从梦的检查入手,先是谈到几个较为普遍的象征形象,进而谈到梦的运作,说明梦进行伪装的四种方法,即凝缩作用、转移作用、将思想转化为视觉过度加工;在完全破除伪装后,梦的真实意义便浮出水面,即可达到解梦的意图。在精神分析治疗时,通过了解到梦的动作方式,亦可更好地更深入地了解病患,达到对症下药的目的。

1)梦的凝缩作用

“梦的隐意”和“梦的显意”就犹如用两种不一样的语言来表达同一种内容,“梦的显意”就是以另一种表达的方式将“梦的隐意”翻译给我们,而所用的符号和法则,我们只有通过译作和原著的比较,才能看清。在梦的“隐意”和“显意”之间的比较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梦的工作包含一大堆“凝缩的作用”。与“梦的隐意”的冗长丰富比较,“梦的内容”就显得贫乏粗陋,如果梦的叙述需要半页纸的话,那么,解析所得的“隐意”就需要六到八张、甚至十张纸方可写完。

2)转移作用

某些在“梦内容”中占有重要部分,在“梦思”中却完全不一样,与此相反的情形也常有。许多在“梦思”中处于核心的问题,又在“梦内容”中可以找出痕迹。而梦就是这样的无法捉摸,由它的内容经常并不足以找出“梦思”的核心。由此可见,梦思中只有一小部分进入梦内容,并予以过度的夸张,由这些梦,使我们完全相信“转移作用”的存在。

3)梦的表现形式

梦中到底是用什么来代表“如果”“因为”“就像”“虽然”“不是这个……就是那个”等连接词呢?

  • 1.梦与思想之间并无逻辑关系,梦所表达和操纵的只是梦思的内涵,而释梦的过程,就是要把这被梦的运作破坏了的联系。
  • 2.不管何时,只要梦把两个元素紧紧地拉在一起,那么这就表示在有关的梦思之间一定存在着不同的亲密关系重新建立起来。另一种表现因果关系的方法则牵涉较少的材料,将它梦中的一个形象(不管是人或物)变形成另外一个。
  • 3.把一件事扭转到反方向是梦的运作非常喜欢的表现方式,也是运用最广泛的
  • 4.除了将主题颠倒以外,我们还要注意时间的倒置,梦的改装最常见的方法是把事情的结局,或者思想串列的结论放在梦的开始部分,而把结论的前题和事情的原因留在梦的后面,因此,假如不把这个原则放在脑海里,分析梦就要无法适从了
  • 5.当梦呈现出两个人共有的元素的时候,这通常是暗示着另外一个被蒙蔽的共同元素,但却因为审查制度而不能表现。共同元素一般凭借置换作用来达到顺利表现的目的,于是,梦中集锦人物所具有的不重要的共同元素,让我们能得出这样的断语:梦思中一定会进入一个远非这样不紧要的共同元素。

4)梦素材的表现力

梦思必须通过某些程度的改造,并且我已触到有关这方面更深层的题目(除了其一般性原则之外)。我们也了解,这些素材被撤离了许多相连联系后,还要经过压制的过程,同时因为在原素不同强度之间的交换,也导致素材间产生了精神价值的变化。梦的运作不需要利用一些特殊的象征活动,它利用那些已经存在于潜意识中的象征,因为它们更能符合“梦的构成”的要求(从具有的表现力来看),以及能够逃避审查制度。

5)梦的象征

有尿道刺激的梦的象征意义,在很早以前就已经为人知晓。希波克拉底 [插图]一度认为,梦见喷泉及泉水就表明膀胱有毛病(艾里斯记录),谢尔奈研究尿道刺激的多重象征后,断定“所有具有相当程度的小便刺激通常会转成性区域的刺激,而且象征性地表现出来……具有小便感的梦一般是表现‘性’内容的梦。”

拯救的梦也和出生的梦相关,在妇女的梦里,被拯救,特别是由水中救出,和生产是具有相同意义的。对男人来说,这种梦的意义就不一样了。

强盗,窃贼,鬼怪——这是人们上床前所害怕想到的,有时甚至会妨碍人们的睡眠——源于同样的孩童回忆。他们是那些三更半夜吵醒孩子,以免他们尿床,或者是拉开他们的被单,用以检查孩子的手放在什么地方的夜访者(双亲)。在分析一些焦虑的梦时,我曾经让梦者回想起那些夜访者,强盗通常是梦者的父亲,而鬼怪则是穿着白袍的女性。

6)梦的荒谬性

如果梦思里包含这样一个判断:即某些东西是荒谬的,那么,梦就会变为荒谬。也就是说,梦者潜意识的思想同时具有批评与荒诞的动机。所以,荒谬是梦在运作中表现其相互矛盾的一种方法。而别的方法是把梦思的内容颠倒过来,或是产生一种动作来抑制感觉。然而,梦中的荒谬性不能简单地翻译为“不”,因为,它毕竟是用来表达梦思中的情绪的,它是梦思中所包括的矛盾与嘲笑的组合。只有在这种目的下,梦的动作才会造出一些荒谬性来,才能将一部分隐意转变成显意。

7)梦中的情感

梦中的感情在醒后会很容易就被忘却。但梦中还存在一种完全不同的情况,即一些看起来是平淡的事件,却会导致强烈的感情冲动。因此,在梦中可能处在一个可怕的、危险及厌恶的情况下,实际上并不让人感到害怕;相反对一些无害的事情而感到惊慌,或者对一些很幼稚的事情觉得非同凡响。

8)再一次的校正

有些梦只是在重复着白天的幻想——也许是前意识的

四、梦的心理过程

1)遗忘

我们的记忆对梦的印象的保留非常无能,并且常常会把最重要的那部分忘却了,所以梦的解析常常不会在第一回合就能完全解决;

2)后退(退化)现象

我们只能说它激动的传播方向是反向的,它并非指向运动端,而是向感觉端,最终传到知觉的系统。假如我们把清醒时的潜意识的精神程序称之为“前进的”,那么我们就要把梦中的称之为“后退的”。这个后退(退化)无疑是梦程序的一个心理学上的特征,但必须记得,这不仅仅是发生在梦里而已,回忆和正常思考的程序也同样需要精神装置的此种后退作用,由较多繁杂的概念回到构成它们的记忆痕迹的原料上。但是,在清醒的时候,这种后退作用不会超过记忆影像,它不会使知觉影像产生幻觉式的重现。

如果把梦看成为这假想精神装置的“后退”现象,那么,我们就能解释为什么所有梦思的逻辑关系在梦的活动中会全部消失,或者难以表达出来。因为根据图像,这些关系并不存在第一个记忆系统,而是存在于后一个系统上,所以在以后退为感觉形像的时候,它们必然会失去表达力。在后退现象中,梦思的构架溶解为原先的材料。

3)欲望的实现

梦中的欲望究竟来自什么地方?

也许在白天感到了激动,只是因为外在的理由无法得到满足,所以,把一个被承认却未被满足的意愿留给晚上;也许来源于白天,却遭受排斥,所以,留给夜间的是一个不满足而且被潜抑的愿望;也许和白天全无关系,它是一些受到潜抑,而且,只有在夜间才活动的愿望。如果再回到那个精神装置的图解上,就能够把这些愿望的源头勾划出来:

  • 第一种欲望来源于前意识中;
  • 第二种欲望从意识中被赶到潜意识去;
  • 第三种欲望冲动无法突破潜意识系统的束缚。

当人们学会以理智来控制本能的生活后,愈来愈不能形成或保留那种对孩童来说是很自然的强烈愿望。对此当然有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有些人可以把这种幼童式的精神程序保留得很久,就像童年很鲜明的视觉想象力的减弱也存在个体差异一样,不过一般说来,我认为一个白天未被满足的愿望是无法使成人产生梦的。

梦的来源实际上是潜意识。我相信,意识的愿望只有在得到潜意识中相似的意愿加强后,才能产生梦。


【总结】

一《梦的解析》总结

如果用最短的几句话来总解《梦的解析》,那种以下三句话就是它的精髓所在:

  • 1、梦是一种精神活动,与其他的活动一样重要;
  • 2、梦的动机常常是一个需求满足的愿望;
  • 3、梦之所以没有被认为是愿望,而且具有特征性与荒谬性,这完全是精神审查制度在梦形成过程中加以干预的结果。

在弗洛伊德将梦解释为一种愿望的达成时,他从梦的解析方法,梦是愿望的达成,梦的伪装,梦的材料与来源,梦的运作及梦程序的心理等多个维度表达自己的观点。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梦都是“愿望的满足”——尝试用潜意识来解决各部分的冲突。不过,由于这些愿望不被人的理性所接受,潜意识中的“稽察者”不允许它未经改变就进入意识。所以要经过一系列的伪装,转化成不易被察觉的形式通过梦境表达出来。因此,梦的伪装造成了解读的困难。而进行梦的解析时,首先就要破除伪装,以探究那些藏在伪装之后的愿望。

二、《梦的解析》不足

梦是否真能预示将来呢?这个问题当然不成立,与其这将认为,倒不如说梦可以提供我们过去的经验。因为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梦都是来源于人,而古老的信念认为梦可以预示未来,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以愿望实现来表现的梦当然预示着我们期望的将来,然而这个将来(梦者梦见是现在)却被他那坚定的愿望弄成和过去的完全一样了。

弗洛伊德是一个精神病专家,因此当他将精神病人身上的特性推广到普通人身上时,他的做法让人很难接受和理解。而这也就引起了大家对他的理论真实性的一种怀疑。事实上,《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自己的感性总结,没有经过任何科学的论证,虽然其中的解释不乏合理可信之处,但对于讲求有科学依据地研究心理学现象的现实情况不符。他在释梦中的主观性、任意性和神秘性以及他把人的一切梦的隐义都与梦者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联系起来,也略显牵强。

仔细的阅读,想必你就会发现《梦的解析》中存在着一些逻辑性的问题,但是瑕不掩瑜,这本书在心理学界中里程碑般的地位不可动摇。它从一个其他人从没探索过的领域对人们的心理、梦境进行了分析,并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系统,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值得反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