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飞 (Eden)

专注品牌营销与心理学研究,期待与大家交流心得、分享实战经验,愿每位来访者都有所收获!

为什么你总是存不住钱?

前天有同事跟我咨询一个烦恼,她有一个朋友经常向她借钱,每次借的倒也不多,也就三五百。这位朋友也承诺,等发工资了就还她,但每个月都要借个几次,这让她不堪其扰。

我也不太理解,在借钱行为可以“平台化”的今天,居然还有人频繁向跟熟人借钱。

出于好奇,我问了下那个人的财务状况。上班6年,月薪8000元左右,无大额消费,没有购置车房,也没有购买奢侈品的习惯,但总是月月光。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种普遍又奇怪的现象:有些不花大钱的人,却存不下钱。他们的钱到底去哪了?

1 / 大钱是不可能花的,小钱是不用省的

吴晓亮的消费观体现了他洒脱的一面。一年前,他花了2000元考了一个摩托车的驾照,又花了5000元购置了辆“座驾”。

每天搬砖后,他约着朋友压弯,偶尔啤酒咖啡、烤串龙虾,过得还算惬意。每天穿着公司发的文化衫,背着买电脑送的办公包,简单随性。像很多年轻人一样,他不花大钱,但通过花小钱即时满足,取悦自己。

金融学家戴维·巴赫将这种现象称为“拿铁因素”,即它是一些日常的小奢侈或者轻率的花费,每笔消费不多,但也可能引发财务危机,让你进入月光陷阱。

这种“拿铁式”消费,在职场上特别是白领群体中非常多见。这种消费就像被短视频偷走的时间一样,一次不多,但日积月累后足以让一个人捉襟见肘。

2 / 看重“本钱”,为小钱加上时间杠杆

任何复利,都离不开时间的加持。任何消耗,若不加上时间的杠杆,很难让人觉得触目惊心。

辛楠有一个习惯,每天必点一杯咖啡,一杯奶茶。在她看来,咖啡是为了唤醒疲惫的身体,奶茶是为了治愈辛苦的自己。没有什么比取悦自己更重要的事了。花小钱买快乐,也算是上班的意义了。

但直到有天,她算了笔账,一天的咖啡+奶茶支出少则40元,多则60元,“奶头乐”的支出一个月就要1200元-1800元,一年就是14400元-21600元。仅一项支出可以占到她收入了五分之一。

如果每个人将这类笔“小钱”乘以30年的杠杆,损失的可不仅仅是一间卫生间了,而是小县城的一套90平的两室一厅了。

3 / 钱不是用来省的,但是要会花的

看到过一个观点:“会花钱的人,更会赚钱。钱是赚出来的,不是省下来的。”

但在职场中,很多人的涨薪速度很难跟上消费需求的膨胀速度。职场人还要面对一个残酷现实,不是说所有人的薪资都是随时间变乐观的:今年8000元,明年有可能变成10000元,也有可能回到了6000元。

即便你能赚到更多的钱,你也不一定会变得富有。只有会花钱,会理财,财才会理你。

1、改变消费习惯,寻找替代品

其实生活中的很多消费都可以找到替代品。比如,用鲜榨果汁去取代奶茶;用简易便当,代替外卖。改变一点小习惯,带来生活的大转变。

2、设置安全账户,定期存钱

将个人收入时薪化,不论多么艰难都将每天四分之一的收入存入“安全账户”,用来对抗未来不确定的风险。比如,时薪20元,每天至少要保证储蓄40元进安全账户。

3、设置灵活账户,愉悦自己

除了必要的钱和储蓄进安全账户的钱,其余的钱不要做严格的预算、记账,给自己一个花钱的宽松环境,用来享受生活。

刚进入职场时,每个人都有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气,但工作久了,挨过生活的胖揍后,就会明白,钱是落难时的底气。

不论赚多赚少,钱都是要有的。特别是在近几年,口袋收紧,好好存钱才是王道!

AI wordpress优化 一键换脸在线 两性关系 丧文化 个人成长 中年危机 互联网 产品经理 产品营销 人工智能 人际关系 克服焦虑 出轨 分手 夫妻关系 失眠 婚姻 婚姻关系 孤独症 尬聊 尬舞 开方式关系 心态 心理健康 心理创伤 心理学 心理学家 心理学说 情感 情绪管理 抑郁症 焦虑 焦虑症 焦虑障碍 王阳明 社交 离婚 绿帽情结 缓解焦虑 网站程序 自闭症 营销 营销案例 认知行为疗法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Captcha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