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飞 (Eden)

专注品牌营销与心理学研究,期待与大家交流心得、分享实战经验,愿每位来访者都有所收获!

考研择校择专业实操指南缩略图

考研择校择专业实操指南

第一节 选专业的 3 大步骤

一、搞懂什么是研究生专业

1、区分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和研究方向

为便于学习和科学研究,把科学知识进行编目后的分类单位称为学科。学科纵向分类为不同级别,最高级为“门”,次级为“一级”,再次级为“二级”;横向为 13 个门类,门类下设有一级学科,一级学科下设有二级学科,考研时报考的专业一般都指二级学科。二级学科下还可能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全国目前总共有 13 大学科门类,172 个一级学科,563 个二级学科,若干个研究方向。

考研择校择专业实操指南插图

2、学会看学科代码

每个学科都有一个 6 位数的代码,其中前两位便是“学科门类”,如“工学”、“理学”等,3、4 位表示一级学科,5、6 位表示二级学科。例如 02 表示经济学门类,0201 表示经济学下的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020101 表示理论经济学下的二级学科“政治经济学”,020102 表示

理论经济学下的二级学科“经济思想史”,这两个专业都属于二级学科。

大部分学校按照二级学科招生,即学生网上报名时只填写自己所报考的专业(即二级学

科),例如“政治经济学”。少部分院校按照一级学科招生,即学生网上报名时填写自己所考

专业的一级学科,例如“理论经济学”。还有一部分院校按照研究方向招生。

大学科门类及其代码如下:

考研择校择专业实操指南插图1

3、学会区分硕士学位区别

本科生很好区分自己将来毕业拿什么学位,但是到了研究生阶段就不一定了。有的专业同

样一个名字,却不代表将来毕业可以拿同样的硕士学位。例如管理科学与工程,你会看到有

一个专业的代码是以 08 开头的,那将来毕业拿的文凭是工学的硕士学位,还有一个是 12 开

头的,将来毕业拿的是管理学的硕士学位。

并且同样名称的专业,将来研究的方向可能完全不同。如果是工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将

来的重点是学习编程、计算机程序;如果学的是管理学门类中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将来

重点是研究战略方向、研究平台。同样名称的专业可能归属于不同的学科门类。所以我们选

择研究生专业的时候,不要望文生义。

大家还要注意看六位数的学科代码当中的第三位,如果数字是 5,那么这个专业是专业硕

士。有些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名字特别相似,比如新闻传播学,他的专业硕士叫“新闻与

传播硕士”,而例如上海交通大学的新闻传播学硕,名称为“新闻传播学(文管)”,所以一定

要注意通过学科代码的第三位数字来区分是学硕还是专硕。

二、了解专业与职业(岗位)的对口关系

区分技术性专业和实践性专业

专业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别:一类是技术性专业,还有一类是实践性专业,二者之间的差

异非常大。大家不要认为你学某个专业,将来毕业之后一定从事相关的工作,因为专业和未

来工作是否相关,还要看你选的专业属于什么类型。

学技术性专业,将来工作对口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大,并且从毕业生就业意愿来看,基本上

学哪个专业,之后就在哪个圈子里工作。技术性专业对口度非常高,例如法学、医学、工学、经济学、理学、农学等,它的门槛比较高。如果你是选择技术性专业,那选学校时一定要重

视学校这一专业的学科基础如何、学术传统如何。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学校的某个专业学科

排名不靠前,学科积累不够,那你在其中能够学到的学科知识比较有限,因此技术性专业的

重点是学精、学专。

实践性专业是指那些未来工作和专业的关联性没有那么强的专业,例如管理学。读实践性

专业的本质不是学习知识本身,而是掌握知识背后的一种深层逻辑和思维。因此实践性专业

的重点是去一个比较好的平台,平台本身就是一种背书。如果选实践性专业,那一定要重视

学校名气以及实践机会。其中学校在哪座城市,也决定着实践机会多还是少、好还是差。所

以如果你立志从事互联网相关工作,那你选学校应该往北京、杭州、深圳、成都靠;如果你

想从事金融、经济相关工作,那你应该往华东地区或者北京走。

还有一些专业我们可以归为其他专业,这类专业的特点就是可能找好工作并不是那么容

易,例如哲学,他既可能往理论方向靠,也可能往实践方向靠。历史学、艺术学也基本属于

这种类型,这类专业既可能工作对口,也可能不对口,既可能属于技术性专业,也可能属于

实践性专业。

三、确定是否跨专业

考研其实有三种跨度,一种叫跨专业,一种跨学校,还有一种叫跨地区,如果同时跨专业、

跨学校、跨地区就叫“三跨”,属于考研中最困难的一种情况。那么我们选择专业的时候如何

确定自己要不要跨专业呢?

1、看专业课科目是不是本科阶段核心课程

如果报考专业的专业课科目是你本科阶段的核心课程,就不算跨考;如果你要考的专业课

科目是你本科阶段压根没学过、没接触过甚至没听过的,这种情况就算跨专业。

有时候即使你本科专业和想考的研究生专业名字不一样,但实际上并不是跨专业。比如你

本科是经济学专业,考研考国际贸易专业,这就不属于跨专业。因为绝大部分学校国际贸易

专业都会有一门宏微观经济学的专业课,而它肯定是你本科阶段的核心课程,因此这不算跨

专业。

如果你本科阶段学过相关的课程,但并不是作为核心课程学习的,那就叫“小跨”,而不是

“大跨”。

这里有两点要特别提醒大家。第一点是如果你想考的专业的专业课科目,是你本科阶段挂

科的科目,那尽量不要靠这个专业。即使它不是你本科阶段的核心课程,只要这门课挂科了,

就不要报相关的专业。因为很多学校复试的时候会要求你提交一系列材料,其中本科成绩单

是一定要有的。如果老师发现你挂过专业课的相关科目,那将是一个很大的劣势。

第二点是你的本科专业和你的研究生专业之间可能存在一些内在的逻辑关联,只看表面是

无法注意到的。例如你本科学语言学,你去考一些文史方向的专业就有一定优势。因为研究

这些专业,需要了解国外的一些情况、了解国外的学术流派等等。所以我们倡导大家不要死

读书,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往外、往前多看看,从专业领域中一些知名人士的书、讲座中去

了解你这个专业额,需要具备哪些前沿的、复合的能力。

2、看专业课是统考、联考还是自主命题

如果确定跨专业,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个方法来降低跨考的难度,就是选择那些专业课是统

考或者联考的专业和学校。统考的命题单位是教育部考试司命题中心,专业课统考主要包括:

计算机统考、教育学统考、心理学统考、历史学统考、农学统考、西医和中医统考。联考主

要是由各个考试联合委员会命题,专业课联考包括管理类联考、法硕联考等。

统考和联考的命题单位都是国家机关,而不是各招生单位。这些专业最大的好处就是大家

考的试卷都是一样的,可以最大程度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影响。如果是自命题的专业

和学校,对于外校、外地、跨专业且没有很好的信息渠道的同学来说,专业课实际上是很难准备的。

第二节 了解初试科目的 4 中构成情况

初试科目 4 种构成情况包括:1、考数学 2、不考数学,专业课两门(各 150 分);3、不

考数学,专业课一门(合计 300 分);4、参加管理类联考的 7 个专业。

选择的专业不同,则初试的科目构成也不太相同,从而导致你的精力分配也不同,因为我

们要选择一个初试科目与自己的实际情况最匹配,对自己最有利的专业。

一、考数学的专业

考数学的专业主要集中在经济学和工学两大门类中,经济学和工学中只有极少部分不考数

学,例如工学中的建筑学专业,基本不考数学;经济学中的信息产业经济学专业,可能是考

两门计算机相关的专业课,而不考数学。如果考数学,那初试科目构成一般是:英语、政治、

数学和一门专业课。其中政治满分 100 分,英语分为英语一和英语二,满分都是 100 分;数

学分为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满分都是 150 分;专业课满分也是 150 分,4 个科目满分

合计 500 分,也即初试满分 500 分。

除经济学和工学外的大部分专业都不考数学。但是管理学中有部分专业要考数学,例如企

业管理专业基本要考数学,旅游管理学术硕士基本也要考试和血怒,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则是

有的学校考数学,有的不考,理学中的部分专业也要数学,但是理学类的专业考的数学很可

能是各个学校自主命题的数学;农学中也有部分专业要考数学,但是这些专业考的数学称为

“农学数学”,和统考的数学并无多大关系。因为不考数学的专业基本集中在文学、历史学、

哲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医学、军事学等门类中,这几大门类下的专业基本都不考数

学。

二、不考数学的专业

但是不考数学的专业又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不考数学,考两门专业课,每一门专业课

的满分都是 150 分。例如新闻传播学的相关专业,无论是新闻学学硕、传播学学硕还是新闻

传播学专硕,都是考两门 150 分的专业课。第二种情况则是不考数学,考一门满分 300 分的

专业课。例如考西医的同学需要考一门西医临床综合,其满分为 300 分,这种情况下,初试

科目一共是三门课:英语、政治和一门专业课,初试满分仍然是 500 分。这两种情况中,专

业课的分值都是 300 分,占比为 60%,可以说专业课成绩在总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就是英语相关专业,这些专业是只考一门公共课(即考研

政治),剩下三门都是专业课。例如英语语言文学的学术硕士,四个初试科目分别为考研政

治、第二外语(日语、法语、俄语、德语等)以及两门英语的专业课。还有我们非常熟悉的

翻译硕士(MTI),它的考试科目分别为:考研政治、翻译硕士英语、翻译基础和汉语百科知

识与写作。

三、参加管理类联考的 7 个专业

参加管理类联考的 7 个专业包括: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管

理硕士(MEM)、旅游管理硕士(MTA)、会计硕士(MPAcc)、审计硕士和图书情报硕士。这

七个专业都是专硕,初试只考 2 门课: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为 200 分)、英语二(满

分为 100 分)。

第三节 选专业的常见四大误区

一、追热门专业?

热门意味着招生人数多,一个专业招的人多,它就必然热门。例如全国目前报考人数最多、

最热门的一些专业,工商管理硕士、会计硕士、法律硕士、金融硕士、公共管理硕士、计算

机、临床医学、英语语言文学、翻译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材料学、新闻传播学等等。但是热门专业不等于是好专业,冷门专业也不等于是差专业。因为热门与否,它只是一个衡

量标准,而好与不好其实是一个质量标准。所以不要看你身边的人报什么专业你就报什么专

业,也不要看某个专业的名字看起来不错就选它,很可能它并不适合你。

二、报感兴趣的专业?

兴趣不等于志趣,审视自己对一个专业是否有兴趣时,要考虑以下 3 点:

1、 你是不是做好准备在这个专业领域中“奉献终生”;

2、 你对这个专业是否熟悉,还是仅仅凭感觉喜欢;

3、 你是不是真正具备在这个专业领域中和其他同学 PK 的潜力和资质。

三、报专业一定要与本专业结合?

很多同学选专业的时候非得跟自己的本科专业相结合,实际上你不一定非要选一个和自己

本科专业有关系的专业。换句话说,跨专业可以跨到那些和自己本科专业一点关系都没有的

专业中。

四、选好考的专业?

所谓“好考的专业”,只是这个专业可能在一开始入门的时候,门槛比较低、限制少。但是

想学好、学精却非常困难,也别是一些综合类的好学校,复试分数线非常高。例如日语专业、

社会学专业等等,很多同学可能对这些专业有一种错误的印象,认为它们很好考,但事实上,

它们只是门槛低,不一定好考。

第四节 有特殊报考条件的专业

有些专业是应届生不能报考的,这些专业要求考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主要包括 7 个专业

硕士专业:工商管理硕士 (MBA)、 公共管理硕士 (MPA)、工程管理硕士 (MEM)、旅游管理

硕士 (MTA)、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

如果你是应届生,你可以报考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的学术硕士,但是报这些专业的专业

硕士,一定要有三年(对本科生而言)或五年(对同等学力考生而言)的工作经验。

我们前面提到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管理硕士(MEM)、旅游管理硕

士 (MTA)、审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会计硕士 (MPAcc) 这七大专业考的初试科目是一样

的,都考两门课:一个是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满分 200 分),一个是英语二(满分 100 分),

初试两门课的满分是 300 分。但是审计硕士、会计硕士和图书情报硕士是应届生和往届生都

可以报考的,而另外四个专业是应届生不能报考的。大家要注意区分。

第五节 选学硕还是专硕

学硕和专硕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向:

1、学制

专业硕士的学制基本上都是两年,当然,也有部分院校专硕的学制为三年。第一年学业会非

常的繁重,基本上第一年大家要把所有选修的学分全部修完,,第二年主要用来实习、找工

作、写论文、毕业。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 专业硕士是短平快的,实践多,效率也比较高。

而学术硕士基本上都是三年, 也有少部分的学硕是两年半,会在春季毕业。学硕学习时间更

长,学的东西也会更多,理论功底会更扎实,这是我们的普遍认识。

2、培养方向

塔养方向是学硕和专硕最大的不同。学硕会偏向更深的学科领域,更侧重于理论研究,专硕

偏实践,更加复合实用,功利一些。所以如果将来想要考博,就尽量选择学硕,因为读学硕

将来可以申请硕博连读,而专硕考博的难度是非常大,因为学术会讲究门派,非常重视学术

功底,如果读研就是为了将来能够更快地找到一个好工作,报考专硕更好,因为专硕更注重

培养实践能力。3、学费和奖学金

学硕和专硕的区别还体现在学费和奖学金上。学硕学费一般为 8000 元/年,具体的费用会根

据学校和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增减;专硕学费一般高于 8000 元/年,同样是随着学校和专业而

变化,但学费普遍高干学硕,奖学金方面,学硕的奖学金额度和比例比专硕更高。

4、初试英语科目

学硕主要考英语一,大多数专硕考英语二,也有一部分专硕考英语一,包括临床医学、口腔

医学、公共卫生、护理、法律硕士 (非法学专业)、法律硕士 (法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建

筑学、城市规划等专业硕士,还有部分学校的其他专业硕士,具体可以看学校的招生简章和

专业目录。

第六节 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决策

一、读研的目的

如果你读研的目的就是想要一个研究生文凭或者找到更好的工作,那尽量选择考专硕,因为

专硕相对更简单。在找工作的时候,绝大部分企业和岗位不会限制是学硕还是专硕,甚至很

多企业 HR 并不清楚你是学硕还是专硕。对于专硕来说,学校会引进很多社会力量来办学,

很多学校的专硕是双导师制或者校企联合培养,这些资源甚至可能对你找工作起到直接的帮

助。同时,专业硕士将会增加招生人数,这是大体趋势,而学硕处于一个不断缩招的态势。

但是如果你的读研目的是研究学术理论,走学术之路,那你就尽量选择学硕,宁缺毋滥。

二、专业类型

如果你要考的专业是技术性专业,优先考虑学硕;如果是实践性专业,优先考虑专硕。因为

专硕的实践性较强,学制短,早一年就业回报更多。

三、难度和招生人数

从难度来讲,专硕不代表好考。很多专业硕士现在已经非常热门,一些学校的专硕报考难度

和竞争压力不比学硕低。同样一个专业里面如果既有学硕,又有专硕,那么专硕相对来说可

能会比学硕容易一点,但这只是相对的,并不代表专硕绝对好考。从招生人数来讲,2018 考

研考生当中,学术硕士的报考人数比例低于专硕,专硕的报考人数比例占到了 52%。同学们

要注意一点,将来你要报考的专业很可能学硕招生人数非常少,甚至有可能不招统考生,只

招推免生。

四、重学校还是重学科

一般来讲如果重学校,就选择专硕;如果重学科,就尽量选择学硕。如果你的实力可以考上

一个好学校的专硕,建议你不要去报考一个一般学校的学硕。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牌

子一定能够盖过专硕和学硕的差异。换句话说,在这两个指标里,如果你在纠结:我到底是

去一个好学校,还是去一个学科实力比较强的学校呢?这基本上取决于你到底是读学硕还是

读专硕。如果你是读专硕,相应来讲你就会应该更看重学校的牌子;如果你是读学硕,这种

情况下你是冲着学术去的,学科实力就更加重要。

五、调剂机会

一般来说,学硕有机会调剂到专硕,但专硕很难调到学硕。有同学会关心可不可以这么操作:

我先去考难考的学硕,如果将来考不上,那是不是就可以调到相应的专硕?理论上是可以的,

但是现在很多专硕竞争也非常激烈,不一定会有缺额。此外,还有一些专业的学硕是不能向

专硕调剂的,例如法学硕士学硕不能调剂到法律硕士专硕。

总的来看,专业硕士基本上已经跟学术硕士平起平坐,无论是含金量还是社会认可度,两者

之间基本无差别。很多学校也会引进最好的资源培养专业硕士,专硕也可以享受优质的导师

资源,同时拥有较多好的实践机会。主要是因为高校也要考虑学校的生存状况和经营状况,

也会关心学校的学术产业化水平如何,是不是能争取较好的社会合作项目,而重视专硕的培养,对学校这一方面是有帮助的。

第七节 选择学校主要考虑两个指标

一个内部指标,主要是指你自己的水平、能力、实力;一个外部指标,就是要去了解跟你

报同样学校同样专业的考生的竞争力。

那么如何衡量自己的内部指标呢?

第一个标准是基础怎么样。

你过往的成绩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因素,例如四六级多少分、平时学习成绩排名如何,但是

最重要的还是看你自己的学习习惯以及单位时间的学习产出。如果你学习习惯好,定力好,

就代表你的基础可以;如果定力不好,就代表基础不好。

第二个标准是你的目标能在多大程度上刺激你。

如果你一想到这个学校,就会联想到很多美好的事情,那这个学校就属于能刺激你的一个

目标。如果你一想到这个学校就觉得很烦躁、去不去都无所谓,那千万别选这个学校,因为

它是一个你现在就够得着的目标,而不是一个能激励你为之努力、坚持的目标。

第三个标准就是所谓的天赋,就是你学这个学科到底有没有感觉。

大家可以测试一下,拿一本这个专业的基本教材,用一整天的时间先从基本理论看起,如

果你看起来比较顺畅,那就说明你在这个专业上有点天赋,至少是不会比别人差的。如果你

看起来晕头转向,根本就看不懂,那建议不要报考这个专业。

所以大家一定要合理审视自己的能力, 运用合理的方法论去判断、选择。

第八节 最终决策的参考指标

一、复试分数线

很多同学可能对复试分数线没什么概念,不清楚考多少分对应什么水平。参加管理类联考

的七个专业,基本上考到 220、230 分是属于绝对的高分;如果是满分 500 分的情况,400 分

以上是属于绝对的高分。

大家要把自己各个科目大概能考多少分,做一个排列组合,得出一个结论。比如英语最保

守考多少分、最理想考多少分,专业课最保守考多少分、最理想考多少分,然后把保守的分

数和理想的分数分别相加,就能得出总分的变化幅度,这是每一位考研的同学都要做的一道

算术题。

你查到的各个学校的复试分数线,并不是你最终的分数目标,你的分数目标一定要冲着复

试分数线往上 15 分到 20 分来定。因为现在的复试实行差额制,并且差额复试的比例(即进

入复试与最终录取的人数比)逐年扩大。

如果你的成绩刚刚达到复试分数线,在复试中被刷的风险就很大。换句话说就是你有复试

的机会,但很少有被录取的机会。因此我们在定分数目标的时候,有一个看起来有点笨但是

比较稳妥的方法,就是根据学校近 3 年的复试分数线算出平均复试分数线,在此基础上加

15 分,或者直接取其历年最高复试分数线作为目标。

二、招生人数

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招生人数是一个比复试分数线还更重要的指标。因为复试分数线是会

随着命题难度和阅卷情况波动的,招生人数则是一个更具有绝对参考价值的指标。

此处给大家补充一个细节, 就是将来你们初试的答卷, 是在你报考院校所在地阅卷的。

果是公共课 (政治、英语和数学),就是在报考院校所在省的研招办正行统一阅卷;如果是联

考科目,就是省研招办指定的阅卷组阅卷;如果是自命题的专业课, 就是邮寄到你的报考院校,由报考院校的老师直接阅卷。所以你报考院校所属省份阅卷严格或宽松,对你的公共课

成绩是有一定影响的。但是现在这个分差越来越小,因为阅卷 (尤其是主观题) 实行二人分

差复核制,即同一个主观题,由两个老师打分,一位老师打完分之后,另一个老师还要打一

次分,如果两位老师给的分相差 2 分或以上,这张答卷的这道题就会由第三位老师重新阅

卷, 如果分差小于 2 分,则取第一个分数。因此很多同学担心的压分的情况,实际上也没

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

那么为什么不同学校的同一专业之间的复试分数线有时会相差那么大呢?主要是源于各

个院校自主命题的专业课难度可能不同,阅卷的严格程度不同,从而导致专业课成绩可能相

差比较大。因此复试分数线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参考指标。

如果某个学校某个专业招生人数特别少,特别是那种推免人数很多,统考招生名额非常少

的学校专业,大家一定要注意。如果统考招生名额少于 5 个,基本上就属于非常危险的情

况,要慎重考虑。

报录比就是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的比例,需要大家自己计算,但是有些学校的报录比是查

不出来的,因为有些学校不会公布报名数据。录取人数可以根据招生计划(通常 9 月会公布)

和推免名单(通常 9 月,10 月会公布)进行推算,计划招生的总人数减去推免人数就是统考的

录取名额。

报录比大于 8:1,就是非常难考;报录比在 5:1 左右,属于相对比较适中的水平;报录比

在 3:1 和 2:1 左石,属于相对比较容易,甚至有可能报考的人还没招生名额多那就意味着只

要你过了国家线就能进复试,甚至是只要过了国家线就能录取

大家要综合复试分数线、 招生人数, 报录比这三大指标进行整体的思考。

AI ASD wordpress优化 一键换脸在线 丧文化 个人成长 互联网 互联网营销师 产品 产品经理 产品营销 人工智能 克服焦虑 分手 品牌建设 品牌战略 夫妻关系 婚外情 婚姻 孤独症 尬聊 尬舞 开方式关系 心态 心理健康 心理创伤 心理学 心理学家 心理学说 心理测试 情感 情绪管理 抑郁症 抖音 焦虑 焦虑症 焦虑障碍 爱情 离婚 缓解焦虑 网站程序 自闭症 营销 营销案例 阿里巴巴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Captcha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