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飞 (Eden)

专注品牌营销与心理学研究,期待与大家交流心得、分享实战经验,愿每位来访者都有所收获!

为什么这么多人讨厌KPI,它错了吗?

在今天的分享开始之前,请允许我先问一个比较扎心的问题:你的KPI完成了吗?

哎,别提了。说起KPI,一肚子气。

怎么说?

目标定是定了,但总感觉自己怎么努力也完不成。一些老问题,虽然有改善的迹象,但一转头,大家好像都找到了钻空子的办法,最后永远在互相推卸责任。一通努力,回到起点。甚至最后,KPI越搞,离职的人才越多。

那么,既然KPI这么“万恶”,是不是干脆取消算了?

这么想的人,还真不少。有人说,这样搞,员工只想完成短期目标,忘记了产品价值和客户体验。有人说,如果全公司,每天都只为了一个数字活着,那这家公司,凭什么走得长远?

对啊。如果KPI注定会让员工失去内在动机,那么它的存在本身,是不是就是错的?

其实,不是的。和你分享一个观点:KPI没错。之所以出问题,是因为很多人不会用KPI。

为什么这么说?我举个例子。

假如,你是一家服务机构的老板。你们的产品,分单次服务和办卡套餐服务,办卡占比相对更多。

现在,需要给机构内的服务人员设置KPI,你会怎么设置?

有的机构,会把服务人员的KPI,设置成销售额。

没办法,把销售额做大最重要嘛。所以,薪酬激励,也用了相应的提成制。只不过因为服务人员推销的机会比较少,所以给他的提成相对少一点,2%。

如果用这样的KPI执行下去,会发生什么?

本来在整个服务过程中,他要帮助客户解决问题,提供关心。但现在,说三句话就要推销一句。说得多了,修养再好的客户也会失去耐心,下次就不来了。

虽然短期内,可能有一些脸皮薄的客户掏了钱,服务人员也因此拿到了提成。但长期来看,整体的复购率,反而大幅下降。

看到这里,什么感觉?

果然,跑偏了。你让需要做好服务的人,背上销售的指标。那么,为了更高的收入,他就势必会把大部分心思都放在“卖出更多产品”上面。

果然,KPI会误导员工追求短期目标。太坏了。

你是不是也这么想?别急。我们换一个KPI试试。

比如,把服务人员的KPI换成“复用率”。即购买了多次服务卡的客户,光顾的频繁程度。

相应地,薪酬从提成制改成奖金制。算出所有已购客户的平均光顾频率,比如“一个月光顾2次”,定成奖金基准线。那么,每当客户的光顾频率高于基准线,比如一个月3次,就给服务人员发放对应奖金。

这样的KPI执行下去,又会发生什么?

首先,服务人员在服务的时候,肯定就没那么多推销了。因为卖出去也没有提成,还容易让客户厌烦,下次就不来了。而且,为了让已购客户尽量多来,他肯定努力把每一次服务做好。

此外,如果客户真的对服务很满意,来的频繁,那么他的多次服务卡就会很快用完,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复购,对销售额做出贡献。

一切都没变,只是调整了一下KPI,结果完全不一样。

现在,又是什么感觉?

当KPI,没办法体现企业“希望你做什么”的时候,跑偏,是大概率事件。

而员工之所以迷失方向,追求短期利益,最大的问题,可能不是出在KPI制度上,而是出在KPI的设置上。

我再举个例子。

假如有一家公司,把销售人员的KPI定为销售额,因为公司“希望他卖出更多产品”。奖励方案,就用相对简单的提成制。每卖出去产品,他都能拿到提成。

接着,重点来了:卖给新客户和老客户的产品,提成有区别。新客户10%,老客户15%。

为什么这么设置?因为老客户终身价值高,为了让销售对老客户更上心,提成就更高。

你瞧,这样设置合理吗?

乍一听,也很合理。但对新老客户不同的销售提成,体现出的问题,可能更严重了:公司管理层,可能根本不“懂”自己的产品。

为什么这么说?

一个产品能卖出去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最重要的原因,往往是:产品本身好。

销售的说服能力很重要,但比说服能力更重要的,是产品本身的质量过硬。

那么,一个销售的工作,应当是“让客户理解产品的好”,然后产生购买,而不是“说服客户”,才产生的购买。

只不过在一开始,大家对产品本身不够了解,也不够信任,所以需要销售花费巨大的努力,让他开始使用产品。

这时候,拿出一定的提成给销售,比如10%,就是对这种巨大努力的激励。

但如果当客户开始使用产品之后,依然还需要花费大量的努力,让他继续产生购买,那只能说明,产品本身有问题。

因为正常的产品,本身就应该有复购属性,能或多或少地留住客户。老客户复购的难度,要小于让新客户购买的难度。所以,销售要留住老客户所需要的努力,就应该逐渐降低,说服老客户复购的提成比例,就应该逐渐下降,直到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比如3%。

所以,在这个案例里,要么是产品本身存在问题,说服老客户复购,比开拓一个新客户还要难。要么,是设定KPI的人,根本不懂业务。

而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有很多干得不错,干了很久的人,可能仅仅是在重复自己之前,一直被验证的正确动作。

但如果你问,这个动作为什么有用?他就不知道了。于是,一旦需要管理更大的团队,或者遇到意料之外的困难,他们往往就会失利。

而真正懂业务的人,往往能抽象出业务的关键成功因素,并拆解出每个人应该完成的KPI。

就拿公众号文章来举例。

如何考核一位公众号主笔?或者说,他的KPI,该怎么设置?

有人可能会说,那可能是阅读量。

因为我想让公众号主笔“写出好文章”,打开的人越多,不就说明文章越好吗?

确实,“阅读量”这个指标,的确很符合直觉。不少新媒体公司,的确把文章阅读量作为了一个重要指标来考核。

但如果这么干了,会发生什么?

影响一篇公众号阅读量的最关键因素,大概率是标题。如果把阅读量作为考核指标,那么主笔就会想尽一切办法,让人打开文章。所以,就会有大量夸张、故意冲突,甚至“震惊体“的标题,出现在你的公众号上。

而读者一旦点开进来,发现内容并没有接住自己的期待,就会特别失望,甚至取关。长期以往,你的品牌,就所剩无几了。

你希望这件事情发生吗?

我想,大概率是不希望的。你虽然想要传播度广的文章,但你也希望,这种传播度,是因为文章本身质量够好带来的,而并非标题“震惊”带来的。

那么,用什么指标,才能考核文章质量呢?

一个答案,供你参考:文章的引导关注数。也即:有多少人,因为这篇文章,而关注了你的账号。

为什么?

要想达成“关注”这个动作,要过好几关。比如,老用户看到了标题,感到好奇,进而打开;又比如,用户看完了文章,觉得很有价值,所以转发;再比如,新的用户看到了这篇文章,觉得类似的内容不能错过,所以点击了关注……

要突破这几关,拿到最后的文章引导关注数,主笔就势必要想方设法,做足文章本身的价值感,而不是依靠耸人听闻的标题。

这就是根据业务成功的关键因素,拆解出个人需要完成的KPI。

发现没有?要想设置合理的KPI,就要求你深刻地理解你的业务,理解每一个岗位,需要完成什么工作。

比如,想设置服务人员的KPI,你可能需要理解服务人员要提供足够好的服务,让客户来了还想来。

比如,想设置销售人员的KPI,你可能需要理解产品本身,应该带有一定的复购属性,否则,就说明产品本身需要改进。

又比如,想设置一位公众号主笔的KPI,你可能需要理解一篇好文章的传播,需要经过那些阶段。

而一旦对业务的底层逻辑不够了解,或者想要的太多,不想放弃短期目标,又想追求长期价值,就总会设置一些让员工无所适从,甚至迷失方向的KPI。

或许,是时候做出选择了。

或许,也是时候把自己的业务搞搞懂了。

KPI没问题。出问题的,是不会定KPI的人。

原文作者:刘润

AI wordpress优化 一键换脸在线 两性关系 丧文化 个人成长 中年危机 互联网 产品经理 产品营销 人工智能 人际关系 克服焦虑 出轨 分手 夫妻关系 失眠 婚姻 婚姻关系 孤独症 尬聊 尬舞 开方式关系 心态 心理健康 心理创伤 心理学 心理学家 心理学说 情感 情绪管理 抑郁症 焦虑 焦虑症 焦虑障碍 王阳明 社交 离婚 绿帽情结 缓解焦虑 网站程序 自闭症 营销 营销案例 认知行为疗法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Captcha Code